康教结合—融合教育的思考
* 来源 : * 作者 : admin * 发表时间 : 2016-11-29 * 浏览 : 538
接触一段时间的孤独症训练工作后,一直在反思的一个问题就是:我们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? 任何一个来“星外宝贝”训练的孩子,我平时都会不自觉地去设想:她20岁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呢?
前段时间,我开始关注几个在普通幼儿园随班就读的孩子案例。在幼儿园里,了解到那些孩子在教室里到处走动无人理睬;那些孩子身体静静地坐在椅子上,而大脑完全游离;那些孩子为了不影响其他的孩子上课被老师紧紧地抱着,不让其挣脱;有的孩子能够跟随小朋友的活动,虽然还偶尔有自言自语。为什么能力相仿的孩子差异这么大?问题出在哪里?又如何去解决呢?经过反复思考后的结论是:从特殊机构到幼儿园的过渡很关键。这个过度做不好,就会使很多孩子失去上幼儿园的机会。使有能力的孩子因为在幼儿园没有得到及时、有效的干预上学变得异常艰难。这个过度阶段必须由专业人员来做。
从今年开始我中心开办了康复教育的融合。目的是想深入地去探讨两个问题:一是什么是影响孩子进入学校的关键因素?二是到底有多少孩子有可能回归校园?
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“星外宝贝”搬进学校开展融合教育的第一个个案。这个个案训练了一年,他的融合是从早操开始的。因为他每天的早操做得非常好。开始时,他还静静地站在操场上,后来就在操场上到处乱跑。连续一个星期没有进展。很困惑:他在机构做操那么好,在幼儿园为什么他不看呢?即便不做跟着比划也行呀?调查人马上意识到,不是环境变化的问题,而是训练的问题。机构追访人员向他的妈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:在机构做早操,他是怎么学会的?妈妈说:是她每天手把手教会的。问题找到了。做操是要用视觉,借助孩子的视觉模仿。而手把手地教只是对固定动作的记忆。当早操的内容动作变化了,孩子就不知道如何去学习了。其他学习也一样。我们在训练中往往注重的是学习的结果,他学会了什么,而并不关注他是如何学会的。两个孩子同样会做一个项目,但也许能力不同。因为行为背后的东西不同。我们强调孩子在幼儿园要和其他小朋友一样。强调的是什么?是主动跟随。那么主动跟随的前提是什么呢?是主动关注。没有关注不可能有跟随。因此,关注能力是融合的关键。
调查报告中有个两岁多的孩子,还不能安静地坐在椅子上很长时间。在一次幼儿园的融合课上,调查人员发现他跑着跑着突然停下来了,原来他在定睛看一个小朋友如何把书翻开,如何把一个小玩具夹到书里。等这个小朋友离开后,他跑过去,照样子做了一遍,开心得不得了。这就是我们所希望的关注。
去年九月,调查机构把一个程度中等的孩子送到了北京的一所普通小学。他只有简单的语言,说话还不是很流畅。他做了半年的幼儿园融合训练。在幼儿园里,老师的讲课他不是完全可以理解,但他可以一直关注小朋友的活动,看到小朋友的活动马上跟随。
有一个现在上小学五年级的学生,在他幼儿园大班的时候,报告中描述了他一节数学课。内容是按照老师的要求把塑料片摆放到桌子上。当时,老师要求把9片塑料片摆放到桌子上,然后让摆好的小朋友举手到前面黑板写数字9。他这个时候东张西望,正好没有听到老师的要求,只听到了举手。老师见他举手,就叫他,他回答不上来。老师问:你摆了吗?他马上看旁边小朋友的桌子,并快速照样子摆出来。虽然他还存在问题,但可以做到跟随。
幼儿园为孩子提供了关注的对象,为孩子提供了跟随模仿的榜样。在这个前提下,在幼儿园这个大环境中,孩子的自发性行为会逐渐增多:
有一个北京的孩子在上幼儿园一个月后,主动找老师给小朋友求情,“让***下课吧,他表现好了,让他和我一起玩吧!”
成都的一个孩子在上幼儿园三个月后,突然可以问很多问题,如“爸爸,看见我的铅笔在哪里没有”(她要用铅笔),“你们看得见我吗?我看得见你们”。人称代词用得也很好,说:“妈妈,我给你梳一个漂亮的辫子。”“请你给我倒杯水,我口渴了”等。妈妈来信高兴地说:现在吃饭时会关心其他人来没有,主动叫阿姨吃饭。在园基本能遵守规范,有时还要管小朋友,说别人做得不对,开始当“警察”了。----------这学期幼儿园搞实验,混龄编班,班上来了两个不到两岁的,(大的有四岁),他看到小朋友上幼儿园哭,也学着哭(以前不哭),喊着:“妈妈,我要我的妈妈。”-----------现在会拍马屁了,对保姆说:“我有两个妈妈,一个是萍姨妈妈,一个是我的妈妈。”把保姆高兴得不得了。------去迪斯尼乐园玩,以前是没有尝试过的不会接受,这次在香港什么她都要玩,而且还不愿意走,很开心。
实践证明,只要是训练方法得当,孩子的关注能力都会得到提高。有了一定关注的孩子,都有能力上学。不象大家普遍认为的那样只有程度好的孩子才有可能上幼儿园、上小学。
现在学校上操时,我们的孩子也夹杂在其中,他们要么作得有模有样,要么偶尔跟着笔划两下,不做的小朋友也会站在那里静静地看着老师。已经分不出是特殊班还是普通班了。
有的家长担心孩子放到特殊机构会学坏,应该放到幼儿园里。关键取决于孩子是否有关注。没有关注的孩子放到幼儿园里,就是放羊。因此,主动关注能力的训练非常重要。